蜜袋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学名:蜜袋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别称:糖袋鼯、飞鼠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拉丁学名 Petaurus breviceps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价格:500-5000元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科:袋鼯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目:有袋目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体长:27~61cm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食性: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寿命:10年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原产地:澳洲,新几内亚和南澳洲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分布:澳洲,新几内亚和南澳洲  

    

蜜袋鼯体貌特征

  

    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(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),蜜袋鼯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。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,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,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。蜜袋鼯的身体像鼬科,并有一-条很长但不能抓东西的尾巴。蜜袋鼯由鼻至尾巴长约27~61cm,雄鼯比雌鼯大。蜜袋鼯身披毛茸茸的蓝灰色外衣,耳朵薄而尖,眼睛大又圆,体态轻盈娇小,肚子呈奶油色,背部贯穿一条与众不同的黑斑。在野外,蜜袋鼯几乎同叶子和树枝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肉眼很难辨别出来。蜜袋鼯的前额、胸部及泄殖腔有臭腺,雄鼯以臭腺来划定地盘,雄鼯前额的臭腺很明显,因为那地方是秃的,雄鼯的阴茎分叉,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。    

    蜜袋鼯每脚有五趾,除了后脚的对趾外,每趾都有爪,后脚第二及第三趾是部分融合的,最特别的是它们的翼膜,由第五指伸延至第一趾,当脚伸直时,翼膜就可以帮助它们滑翔50m。作为树栖动物,蜜袋鼯会狠劲蹬其强有力的后腿,从一个高树枝滑翔至另一个高树枝。长长的尾巴有助于蜜袋鼯在四肢着陆前,掌握身体的方向和稳定性


 

蜜袋鼯生活习性


    

     蜜袋鼯属于杂食性动物,以昆虫、蜥蜴等小动物为食,偶尔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;蜜袋鼯属于夜行树栖性动物,经常是在夜间出来寻找食物;蜜袋鼯好群居,常常40~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盘活动。

蜜袋鼯繁殖特征

    成熟的蜜袋鼯每年可交配2~3次,每次可以产下1~2只幼体,怀孕期大约为2~3周。小蜜袋鼯是在母亲的“口袋”中成长的。初生幼体会自行爬入母亲的口袋中,咬住乳头不放,这一时期持续约40天左右的时间:之后会继续在“口袋”中成长一个月左右,然后会攀住母亲到处活动。小蜜袋鼯大约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断奶离开母亲自行进食了。



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极爱宠 版权所有

鄂ICP备18021012号-2